当前位置:首页 > 日常随笔 > 正文内容

生活小事,想起老李的专用理发店

wuyou1年前 (2022-01-28)日常随笔305

上周,老李给我发来一张定西路街口港式餐厅的照片。那是以前我们上班午饭时常去的店。

铁打的定西路,流水的餐饮铺,这家新澳茶餐厅算是有些年份了。从我们到延安西路,到我们已经离开长宁,定西路的店招多数在流转更换。 

老李不老,是我在上海的第一位工作搭档,比我晚半个月进公司,初次见到的他还有点清瘦,像林书豪。现在喊他老李,总归也长胖了点。

他来后,解围了我新人不知何时该下班的困局。

后来,部门里陆续来了更多小伙伴,团体氛围比较融洽,每到饭点,老李为主,先为我们想好去哪里吃,因此那时候没有食堂,也没吃什么的选择苦恼。

下班后,他有空就骑着小摩托,穿行上海长宁静安黄埔的街巷,哪里有好吃的,他都愿意专程跑过去。聚餐点菜也都可以指望着老李。

他在生活里的融入,不止是对于吃,方方面面挺会去享受的。

他搬到公司附近住后,洗衣店、洗鞋店、按摩店都选好了专用的,当然还有理发店。

他的理发店是去过多家店里,观察理发师手法,才最终选出来的,离住处略远一些,住处附近的都没过关。

平均一个月会去修剪一次,发型完全复刻,应该没啥变化。

这次我问他,理发师有没有换,他说换到公司新地点附近了,新的这家也能修好他的发型。 

专属理发师有啥不同吗?理发是个手艺活,会剪、不多话、知道什么样的形态适合你、有态度的理发师给人的感受是会不同的。

我虽没有老李那么精细,几次经历后,我也愿意去找甄选过的理发师,不想随机。

有一次头发都洗好了,理发师说暂时的厚薄不适合再剪,帮我吹干回家;

我发量多,给我剪一次相当2个头,有一次是快过年,那家店很忙,理发师全套服务,洗头都包了,开始到结束快5个小时,后来再去,这位理发师已回家乡,开始自己的品牌店。

等我搬家后,周边理发店洗剪吹标语很大,收费也便宜,我有试过6次咔嚓剪好的,也有试过剪得发根一茬茬的。轻易都不敢去剪了,还得去找认为适合的,尽管路程都要超过半小时。 

当时部门老大说,他接触的豪宅客户多了,发现老李比较有他们身上被生活滋润过的贵气。自此,我们都称他李老板。

细细想想,老李会生活,简直悦己悦人。工作已经很累了,生活里再去过多费神、纠结,不是更累吗。

社会分工越来越多样,生活里很多事项都有外包服务,诸如洗衣店、洗鞋店、按摩店、理发店、水果店、外卖、快递等等,找到符合需求的专属服务,就去享受呗。

看完文章意犹未尽?还可以体验以下小编精选的手赚项目:

赏帮赚
类型:悬赏任务赚钱
特色:任务多,1元提现!

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。

版权声明:本文由无忧笔记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kozhu.com/rcsb/14.html

标签: 理发
分享给朋友:

相关文章

昏头转向的日子

昏头转向的日子

年后从正月初七上班以来,细小的碎空倒是不少,大片的时间紧缺到可以忽略不计,晚点下班也成了一种常态化的存在。大大小小的会议似乎每天都要召开个一次两次,会场要打扫、名牌要找要摆,总之就是杂七杂八的事情总要堆在一起让人不快。我也习惯了走同一条从家...

不为买而买,只为需求而买

不为买而买,只为需求而买

今天有一个进步,值得鼓励。在买东西的时候,我往往都是看着优惠券会凑单,但这样经常就会买上一堆菜。但是物资很丰富,并不要囤菜,每天买隔天需要的就好,又新鲜又好吃。今天在买排骨的时候,排骨13.5,还加1.5就可以减1块,虽然只是一块钱,但对我...

我们都是,生活的“幸存者”

我们都是,生活的“幸存者”

人是很脆弱的。今天早上男朋友骑电动车载我去地铁站,靠近地铁口的地方,停了很多共享单车,路变得狭窄,恰好一个姑娘给一辆小蓝车解锁,推出来,单车就直直撞到了正坐在车上经过的我的小腿骨头上。那一刹那,真痛啊!发出一声惊呼,然后沉浸在纯粹的痛感当中...

淘宝APP天天领钱活动,每天登陆送红包,每天可领!

淘宝APP天天领钱活动,每天登陆送红包,每天可领!

淘宝APP也上线了一个类似支付宝红包一样的领钱活动,它操作更为简单,手机淘宝扫码就可以进入活动主场,首次参与活动送新手红包,金额有大有小,它跟你使用淘宝的频率成反比,也就是说不经常使用淘宝购物的用户,可以领取更大的红包,为什么会这样呢?说白...

自由,只有通过友爱才得以保全

自由,只有通过友爱才得以保全

有时候矛盾的产生,就是因为一个人把自己的意志加诸于另一个人身上,但又不被另一个人所接受。就算这个意志是无理的,如果被接受了,那也相安无事,不会产生矛盾;但相反的,即使是一个合理的意志,出于好心提出来,却不被接受另一方接受,就很容易成为矛盾,...

努力不一定有回报,但笨小孩有可能创造奇迹

努力不一定有回报,但笨小孩有可能创造奇迹

我一直都喜欢拼搏的故事,即使“努力不一定会有回报”是这个社会上大家不愿接受但又不得不接受的生存法则。《奇迹·笨小孩》,片如其名,是一个笨小孩创造了奇迹的故事。朋友说,看不出来男主角哪里“笨”了,看名字他以为是一个智力上笨笨的人创造了奇迹,但...

发表评论

访客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