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好的自己
我近来心态很好,所有的事情即便再再糟糕,我也能发现它好的一面。我相信书本里的话,万物皆是相对的,没有绝对的好,也没有绝对的坏。
我刚考上教师岗位,面临的挑战就是教语文,数学,做班主任,管学生资助,以及参加教研活动。
第一天上班,我才猛然发现,我不能像实习时那样,有几位指导老师提点,即便任何事情都做得不好,他们也很宽容,耐心地帮我捋清。当我站上讲台的那一刻,我感觉自己像一棵飘摇的树,无法扎根,摇摆不定,不知所措。
所幸,我很快就适应了新环境,实习时看似用不到的东西,很多都派上了用场,是那些潜移默化学到的生存技能成就了我,让我在工作中还有一席之地。
我反应不快,但是我有模仿的能力。我自认自己模仿能力超群。我不会的,我想不明白的,没人指点的,我全部去模仿,哪怕别人说是刻板印出来的,也没关系。
当我的工作看似顺利进行时,我的生活又有了问题。我很不喜欢去学校的路,她泥泞,她弯曲,她黄沙滚滚,她铲机嗡嗡作响。我讨厌这路上的一切,尤其讨厌下雨天。她会让我摔跤,让我满身污泥,让我提心吊胆。
这一路回到家,我发现我没有事做,我打发了很多时间在无聊的事情上,我不知道工作之后的自己应该要做点什么。我在百无聊赖中度过了一个学期。
我要感谢那几次横冲直撞的教研活动,即便我表现得不好,即便我在众人面前出了糗,即便我被狠狠的批评了一番。但正是这些让我感到面红耳赤的事,让我的头脑快速的找回我自己,真正用理智去思考问题。
即便那时我再差,我也表现得比很多人有勇气,荣誉让我更加相信,获得尊敬的条件是:你要有勇气并且自信地接受生活中的挑战,并且在挑战中获得成就。
我变得更加的自信,自信与获得表扬无关,和荣誉关系也不大。我渐渐明白很多事情的本质,有些事情要做表面,有些事情要做本质,有些事情不必参与。我不再那么害怕别人批评我,有些批评,其实是一种恩赐。它在很小的事情上就让你学会一些道理,以后在大是大非面前就会有所准备。
我慢慢地开始经营自己的生活。有时候很精致,有时候很邋遢,有时候很大方,有时候很无理。我不用顾虑太多,我不用听谁说指挥,我全部按照自己的意愿过生活。
即便工作很累,即便我时常吐槽那些枯燥乏味又不得不做的形式工作,即便常常火冒三丈,张嘴骂人。但只要一下班,我就是一个全新的我。
我带着好的心情回家,把工作抛之脑后。或许路上会遇见几个让人脸红心跳的男孩子,我也不再顾虑自己今天是否凌乱,是否沧桑,是否没精打采。
我深深地融入了平凡的生活,明白普通的人家,不可能永远都是光鲜亮丽出现在人群中,有时候我反而很佩服自己狼狈的模样出现在大街上,因为那个才是最真实的我,没有滤镜的我,带着灵魂的我。
我不再一天到晚无事所所,也不再一呼就来。我适当地交朋友,适当清醒。我要在工作之余的生活,多做自己喜欢做的事。喝奶茶,打牌,运动让我很放松;打扫卫生,聚餐,聊天让我很自在;读书,思考让我每天都很有成就感,让我不再游离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。
我渐渐有了属于自己的兴趣,圈子,朋友,喜好,习惯……我怀着小确幸生活,生活也回馈了我很多幸运。
我收到很多赞美,很多祝福,很多关心,很多帮助以及真心为我好的忠言。
我不再害怕等待,等待其实是很好的蓄势,我要活在当下,但不能沉溺当下。如果时间是沉默的舞台,就安静地等待音乐响起那一刻吧,聚光灯会在合适的时间照在舞台中央。
谢谢生命,谢谢自己,谢谢遇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