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名山上
新故事的名字暂定《无名山上》,在陆续想了十几个名字后,它在脑海浮现,是目前唯一让我满意的名字。在写的过程中,会不会再有新的名字涌现并取代它,不得而知。只是,目前,我愿意先这么叫它。
故事发生的地点,是在一座小山上。这是明处的切题。在暗处,我认为人生也算是一种爬山,慢慢往山上而去,观光各自的风景,一直到山顶——总有到山顶的那天。有人在山顶上停留久一些,有的没那么久,然后就是无尽的下山路,直到结束。
每个人的人生之山,都是无名的,在盖棺定论之前。
我喜欢这个故事。本来想写的是一个小甜文式的恋爱故事,可是在各种转变之后它已经渐渐脱离原来的风格和设定,有了自己的线索和组织。故事中的人物也越来越清晰和鲜明。
我会再多几个朋友,这是当他们从潜意识深处慢慢浮现时,我的感受。每一个故事中的人物,都会成为我的朋友。我在一段时间内与他们朝夕相处,逐渐熟悉,这和跟现实中的朋友亲密相处区别不大。
伍迪·艾伦在他的电影《解构爱情狂》(Deconstructing Harry)中刻画了一个崩溃的主角Harry,他是一名作家,以身边的人为题材,写出了一本又一本小说。在小说结尾,故事中所有的人物齐聚他的家中,为他鼓掌。那一幕,是小说作者对角色的实体化呈现。
对我来说,我所有写过的角色,都和现实中的人一样真实,足以触动我的感情。只不过,他们比现实中的人更纯粹,更戏剧化。
最近,我大部分时间都在与《无名山上》里的角色相处,吃饭时在想他们,走路时在想他们,运动时,睡觉时,他们都在我的脑海中徘徊。他们是什么性格?长相如何?都有什么样的过往?相互之间发生了些什么?做了什么事?擦出什么火花?结局如何?这所有的一切,有的已经逐渐清晰,有的模糊不清。有许多次,我为那些突发的情节而震惊,还掉过几次眼泪。
毫无疑问,他们激起了我极大的兴趣——这是我写故事的基本动力。我尝试用文字把他们告诉我的一切表达出来。
这会是一个很长的故事,角色告诉我。我遵照每天想到的,一一写下,整理出提纲,一共十个部分。列完提纲后,我着手写第一稿。第一部分已经写完,5万字。这样算来,全文完很可能达到50万字。每天平均写2000字的话,需要不中断写250天。按照我的习惯,一稿绝不是终点,会有二稿,甚至三稿。当然,我不知道长篇小说还能否用短篇小说的方法来写。毕竟马拉松和短跑是不同的。
我有些担心,能不能跑完这段孤独的旅程。失败的经验不止一次,这次再失败也不奇怪。但我愿意跑看看。希望,在今年内,能至少把第一稿写出来。
这篇文,是记录《无名山上》的起点。写完这篇,我已经开始习惯这个名字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