吃苦的本质,是长时间为了某个目标而聚焦的能力。
今天,看到了一段关于吃苦的论述,来自管理学家、哲学家、企业家稻盛和夫。
我觉得说得很好,很深刻,给我这种不愿意吃真正的苦的人敲响了一记警钟。
他说:大多数人对吃苦的含义可能理解得太肤浅。
穷,并不是吃苦。
穷就是穷,吃苦不是忍受贫穷的能力。
吃苦的本质,是长时间为了某个目标而聚焦的能力,在这个过程中,放弃娱乐生活,放弃无效社交,放弃无意义的消费以及在过程中不被理解的孤独。
它本质是一种自控力,自制力,坚持和深度思考的能力。
从很大程度上来说靠自己成功的富人,往往能比穷人更能吃苦耐劳,否则他不可能白手起家。你会看到他富有之后还是比普通人勤奋,比普通人能忍受孤独,还更有理想。这才是“吃苦”。
我们经常说生活很苦,苦的是对自己的现状不满意,苦的是上班不如意哼哼唧唧还得继续出卖劳力、苦的是想要更好更光鲜的生活得不到、苦的是与他人的比较比不赢……
我们吃的苦,来自于贫穷,来自于无法接受自己的贫穷。
无法自洽,因而觉得苦。
有人说,吃不了学习的苦,就要吃生活的苦。
这句话和稻盛和夫先生说的话有异曲同工之妙。
学习的苦需要主动去吃,而生活的苦你躺着不动它就来了。
不吃学习的苦,能享受当下的安逸;但不去思考和学习,生活的苦且甚过黄连。
与你共勉。